民俗文化:为什么说何晏是魏晋玄学的奠基人?

  

  提到魏晋时期的文化,很容易就会想到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主要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玄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而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一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一时风气。

  

  何晏正是魏晋玄学公认的奠基人之一。《晋书·王衍传》便说:“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亦云:“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也说:“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

  

  影视剧《军师联盟》中的何晏

  

  在学术上第一次将魏晋思想归纳为魏晋玄学的汤用彤先生将玄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而第一阶段“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就是王弼与何晏。那么,何晏为什么会被视为玄学的奠基人之一呢?

  

  从玄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老庄的道家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而以道释儒的做法正是从何晏开始的,何晏传世的代表作《论语集解》就采用了道家思想来解释孔子的《论语》。

  

  《论语集解》书影一种

  

  举一个例子,孔子在政治上尤其强调“德”的作用,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何晏借用包咸的话解释孔子的这句话说:“德者无为,犹北辰不移,而众星共之。”(《论语集解?为政注》)也就是说帝王为政,不需要什么作为,只要坚持自然无为的原则就可以天下大治了。不难看出,何晏正是以道家无为思想来解释《论语》的,可以说与孔子的原意相去甚远,而这样的例子在《论语集解》中比比皆是。

  

  玄学的另一大特征是好玄虚之学,崇尚虚无玄远的“清谈”,也就是提倡“言外有意”“得意忘言”表达,而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说是从何晏开始提倡的。譬如在《论语集解?子罕注》中,何晏解释“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说:“知者,知意之知,知者言未必尽,今我诚尽。”这就是看到了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未必能反映真相,即“言未必尽”。这正是“清谈”的重要理念之一。

  

  唐孙位高逸图(局部)表现了魏晋名士的“清谈”

  

  总结起来说,何晏引道人儒,把老子无为思想发扬光大,就在总体上奠定了玄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又引领了玄学主要发展方式——“清谈”的风潮。所以,何晏才成为公认的魏晋玄学的奠基人之一。

为什么说何晏是魏晋玄学的奠基人?

  

  参考文献: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鲁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李淼,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