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易经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文化之源? 民俗文化 编辑 2025-02-25 一,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容易学习之经。 这话是湖南的黄鉴先生说的,虽然浅近,但有一定道理。 易有三义,简易当先:简易、不易、变易 世界太复杂了,不把它简单化,就看不清、把握不住 宇宙每天都在动,我没有办法不让它动,但我可以让自己静下来。 宇宙很大很深很远,我没有办法把它的每一处都看透,但我可以从自己的小宇宙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大宇宙与小宇宙是同息共通的。 所以,万事从简,最简单的,同时也就是最复杂的。 以不动应万动,以不变应万变。 这里面,既有简易,又有不易。 不易,还有一个意思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和大原则是不变的,长期起作用的。 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就需要每时每刻关注它,需要与时俱进,不能用老眼光来看问题,不能用老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个,自然是变易精神了。 所以自古来说,易学是作为儒家,道家地位最高的经书,排名第一,素有易,诗,书,礼,乐之称。国之文化,为国学,大体分为儒、释、道。而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基在道教,道教思想的产生源于易经,所以,道教也是为一一个先思想,后宗教的一个宗教,他承载着我们众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